发展海洋氢能产业,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保障我国沿海地区清洁能源安全。我国应抓住世界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自主研发突破海上制氢技术的瓶颈,解决关键技术,率先开展海洋涉氢应用,做实做强做优海洋氢能实体经济,并推广至大规模海、陆氢能应用,从而打通氢能产业上游绿色制氢、中游大规模氢能储运、下游规模用氢的全产业链条。
第一个概念是风力涡轮机和海水电解槽的完全集成,以在每个涡轮机上生产纯氢。其中,荷兰涡轮机制造商 Hygro 和德国电解槽制造商西门子正在开发这一概念, 目前仍处于陆上测试的试点阶段。
另一个概念是在海上平台上集中转换海上风能,其中海水被淡化并用于供给电解槽,将海上风能转化为氢气、氧气和热量。由于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中有高达 80% 被氢气捕获,因此氢气被用作载体,通过管道将能量输送到岸上。氧气和热量被释放到空气中。这个概念有两种选择:将海上风能完全转化为氢气,或将能量部分转化为氢气,并将部分电力转化为高压直流输电以供运输。PosHYdon 试点项目是这一概念的首次展示。在第二种选择中,仍然需要 HVDC 电缆,但可以优化电子和分子之间的能量传输,
第三个概念是将风能转化为氢能集中在能源岛或能源中心。这允许更大规模的转换,这可能是未来远海风电场开发所需的超过多个 GW 规模的转换,并实现与邻国的互连。这一概念由北海风力发电中心财团开发,并将部署在丹麦已宣布的能源岛项目中。
一是加快演示验证,推动可复制、可推广的海上制氢示范工程落地。利用产业带动科研,选取海洋氢能应用典型场景,对装备进行充分验证并择机推动应用落地。通过装备研制、演示验证、示范应用,充分测试海上制备和储运氢能关键技术、核心系统及设备材料的研制成果,形成国内自主的可持续、可扩展示范模式,为海洋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加强资金支持,鼓励绿氢制备产业和商业应用探索。沿海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海洋氢能的政策扶持,对进入海洋氢能产业的企业实施奖励制度,在海洋氢能产业链装备关键共性基础技术攻关、核心系统与设备研制、研发保障试验验证平台建设和典型装备示范应用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国电投、国能投、中海油等相关国有企业进军海洋氢能市场,率先开展绿氢制备以及应用的探索。
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培养绿氢制备产业的新赛道、新内需,鼓励商业应用,探索多种市场运营模式,打造类似“碳市场”的“氢市场”。设立市场化运作为主的省级海洋氢能经济创新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运营海洋氢能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海洋氢能产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联合上海、青岛、大连、舟山、厦门等海岸城市地方政府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氢能发展政策与规划,设立碳排放积分奖励制度,落实国家海洋氢能示范区。